南區詹園風景
沙溪九大簋
攝影/何永江
在中山入選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游徑的名單中,中山華僑商業歷史文化游徑是一段記載著歷史商業奇跡的旅程,也是一段難得的尋味之旅。良都與隆都這“兩都”的美味都可以從這條游徑中被尋獲,游客在這里可以好好體驗讓人難忘的“家鄉味”。
文/本報記者 閆瑩瑩 圖/本報記者 洪喜鵬(除注明外)
從食物的香氣中醒來
品味良都美食一定要趕早。這里的早餐是不能錯過的精華。
眉豆糕、芋頭糕、豬腸粉、瘦肉湯粉、牛腩云吞、欖角……這些美味里,任一個品種都可成為早起的動力。在月山村里,有一家“老”云吞店,是名聲在外的美食“打卡”點,以傳統和純樸的風味吸引無數人前來品嘗。當然,還有老板那融入鮮湯的“人情味”,讓每一碗“月山云吞”都值得慢慢品嘗。在傳統生活里,早餐扮演著重要角色,不是兩片面包一夾就走的三明治,也不是草率的牛奶雞蛋,而是一份對生活細節的珍重。
這些早餐店可以在曹邊、在沙涌、在寮后村尋得。身邊是熱氣騰騰的爐灶,桌上是傳統家常的早餐,都是溫暖人心的人間煙火味。這些畫面才是帶不走的“家鄉味”。
品嘗“兩都”待客宴
“九大簋”是沙溪人的滿漢全席。良都與隆都名字只有一字之差,在美食的品味上卻一點也不差。沙溪隆都“九大簋”是中山最負盛名的家鄉美味之一,其中的九道菜頗為耳熟能詳——白切雞、粉葛燜洋鴨、沙溪扣肉、深薯豬腳湯、荷豆炒魷魚、馬蹄白果燜冬菇、咕嚕肉、五柳鯇魚、欖仁肉丁。其中,扣肉、白切雞和粉葛燜洋鴨被稱為“沙溪三寶”。
扣肉在中國許多地方都可見,算是最尋常的“大菜”了??墒巧诚獏s能憑一己之力自成一派,在扣肉前冠以自己的名號,定有與眾不同之處。至于如何獨到,當然還需食客自己品嘗,美味非親嘗才可深有體會。
中山華僑商業歷史文化游徑串起的是一方商業傳奇,也是一方鄉土記憶,這些根植于民間的歷史與味道,才是最打動人的中山“故事”。
□中山華僑商業歷史文化游徑:
南區曹邊—沙涌—寮后村—詹園—馬公紀念堂—功建鐵城梁公祠—沛勛堂—楊仙逸祖居—南區方志館